延安是革命圣地,。延安時期是我們黨領導的中國革命事業(yè)從低潮走向高潮,、實現歷史性轉折的時期。老一輩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留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培育形成的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為主要內容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
——摘自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2月15日在陜西考察工作結束時的重要講話
深秋時節(jié)的南泥灣,,風光旖旎,。驅車穿過稻香門迎面便是黨徽廣場,。不遠處,南泥灣國家濕地公園里蟲鳥鳴唱,,千畝稻田呈現出一派“江南”好風光,。
“如今的好光景,,都是當年三五九旅的指戰(zhàn)員們一镢頭一镢頭刨來的……”一座農家小院里,76歲的老黨員侯秀珍穿著紅毛衣,,倚著墻正為來訪者講述南泥灣的故事,。窯洞外墻上,“南泥灣精神代代傳”幾個大字格外耀眼,。
1941年春,八路軍第三五九旅開進南泥灣實行軍墾屯田,。他們發(fā)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把昔日荊棘遍野、荒無人煙的“爛泥灣”變成“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陜北的好江南”,,樹立起“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光輝旗幟,。隨著歌曲《南泥灣》傳唱大江南北,體現和發(fā)揚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的南泥灣精神家喻戶曉,。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南泥灣精神成為鼓舞和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一把镢頭一把槍,,刨出“陜北的好江南”,,播撒下了南泥灣精神的種子
陜西延安市區(qū)東南45公里處,,南泥灣大生產紀念館,。眼前,一幅幅歷史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仿佛在訴說著南泥灣的崢嶸歲月。
1941年春,,在“一把镢頭一把槍,生產自給保衛(wèi)黨中央”的口號激勵下,,王震旅長率領八路軍第三五九旅的指戰(zhàn)員們挺進南泥灣,,開始了“背槍上戰(zhàn)場,,荷鋤到田莊”的墾荒屯田。
那時的南泥灣,,幾十里沒有人煙,,村鎮(zhèn)只有幾戶人家,,四周是荒涼山坡和原始森林。但歷史將它推向時代的潮頭,。
“1941年至1942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進入最為艱苦的時期,?!蹦夏酁炒笊a紀念館館長左鐵說,,侵華日軍對各抗日根據地發(fā)動空前殘酷的毀滅性的“掃蕩”和“清鄉(xiāng)”,,實行野蠻的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加上國民黨頑固勢力的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陜甘寧邊區(qū)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財政經濟尤為困難,?!爱敃r困難到什么程度呢,?正如毛澤東同志指出的:‘我們曾經弄到幾乎沒有衣穿,沒有油吃,,沒有紙,沒有菜,戰(zhàn)士沒有鞋襪,,工作人員在冬天沒有被蓋……我們的困難真是大極了,。’”
“巨大的困難沒有嚇倒中國共產黨人,,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號召軍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掀起了大規(guī)模的生產運動,?!弊箬F說,三五九旅部隊在南泥灣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被中共中央西北局譽為“發(fā)展經濟的前鋒”,。
侯秀珍的公公劉寶齋時任三五九旅七一九團九連副連長,過去常對晚輩講起那段披荊斬棘,、戰(zhàn)歌嘹亮的崢嶸歲月——
初進南泥灣,,沒地方住,戰(zhàn)士們就用樹枝,、雜草搭簡陋的帳篷,,露宿山林野谷;沒菜吃,,就到山上,、河邊去挖野菜;沒鞋穿,,動手編織草鞋,;開荒的工具不夠用,就找廢鐵自己造……在曾經的荒蕪之地,,三五九旅奏響了生產自救的凱歌,,涌現出了許多“氣死?!笔降哪7度宋?。
“有一位名叫郝樹才的戰(zhàn)士,,用镢頭一天開荒四畝二分三厘,,人稱‘氣死?!活^牛犁的地也不如他刨的多,?!焙钚阏湔f,。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三五九旅開荒耕地26萬畝,,把“處處是荒山”的南泥灣建成“陜北的好江南”,?!皯?zhàn)天斗地開墾南泥灣,,喚醒了沉睡的土地,,收獲的不僅是糧食等物質產品,,更播撒下了南泥灣精神的種子,?!敝袊影哺刹繉W院教學科研部黨建教研室主任王濤說。
南泥灣精神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
南泥灣原本只是一個地理概念,,歷史將它譜成一首能喚起人們精神共鳴,、傳唱不衰的歌曲,,一種精神的象征。
這里奏響的,,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一曲凱歌,。
面對當時根據地的嚴重困難局面,,毛澤東同志曾堅定自信地提出:餓死呢,?解散呢,?還是自己動手呢?餓死是沒有一個人贊成的,,解散也是沒有一個人贊成的,,還是自己動手吧——這就是我們的回答。
“大生產運動是克服抗日根據地困難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共產黨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生動寫照,。”陜西南泥灣精神研究會會長張歲太說,,1939年2月,,當困難剛剛露頭的時候,毛澤東同志就發(fā)出了“自己動手”的號召,。1941年,,黨中央再次強調必須走生產自救的道路,。
“軍隊、政府機關和學校發(fā)展自給經濟,,是抗日根據地大生產運動中一個創(chuàng)造,?!睆垰q太說,,三五九旅響應黨中央的號召,開進了南泥灣,,邊生產,、邊打仗,,譜寫了革命戰(zhàn)爭史上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動人篇章,。
“大生產運動初期遇到的困難,,我們現在難以想象,但三五九旅指戰(zhàn)員們你追我趕投入到熱火朝天的生產勞動中,,往往天未亮就上山開荒,,天漆黑了,,還不肯收工,?!弊箬F說,,為此,,部隊不得不制定一項罕見的規(guī)定:生產時不得早到和遲退,。
“那是抗日戰(zhàn)爭最艱苦的時期,,也是一個激情澎湃的年代,。”左鐵介紹,,到1944年,除吃用全部自給外,,三五九旅達到了“耕一余一”,成為全軍大生產運動的模范,。
“正是通過發(fā)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黨帶領邊區(qū)人民開展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經受住了惡劣生存環(huán)境和物質條件極度匱乏的考驗,。”張歲太說,。
行走在南泥灣,,讓人感動的,還有干部與群眾同甘共苦,、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
“在大生產運動中,,中央領導人以身作則,,起帶頭作用?!毖影哺刹颗嘤枌W院南泥灣分院教師張濤說,,毛澤東同志開墾了一塊地,種上了菜,;朱德同志組織一個生產小組,,開墾菜地三畝;1943年,,中央直屬機關等舉行紡線比賽,,周恩來同志被評為紡線能手,任弼時同志奪得第一名,。
在三五九旅,,王震同志率領各級干部堅持在開荒第一線,擔負與戰(zhàn)士一樣的生產任務,。一位到邊區(qū)采訪的外國記者由衷贊嘆道:“王旅長的雙手像他的部下一樣,,由于勞動而生滿了老繭,。”王震同志被選為陜甘寧邊區(qū)勞動英雄,,毛澤東同志為他親筆題詞“有創(chuàng)造精神”,。
“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譜寫了黨和人民,、領袖和群眾同心同德,、戰(zhàn)天斗地、艱苦奮斗的凱歌,?!睆垰q太說。
“在極為艱苦條件下鑄就的南泥灣精神,,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深深融入我們黨,、國家、民族,、人民的血脈之中,。”王濤說,。
繼續(xù)從南泥灣精神中汲取力量,,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國內外發(fā)展環(huán)境發(fā)生的深刻復雜變化,,我們要走一條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實施更高水平的改革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huán)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相互促進的新發(fā)展格局,。”
繼續(xù)從南泥灣精神中汲取力量,,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已經成為廣大干部群眾的共識和行動。
2020年,,侯秀珍拿出全家的積蓄,,在自家院子里蓋起6間房,展出了珍藏多年的三五九旅革命文物和革命老照片,,其中兩把老镢頭格外引人注目:一把是劉寶齋的,,80年前用來開荒種地;另一把是侯秀珍的,20多年前成為退耕還林的歷史見證,。
“上世紀40年代,,為了解決溫飽,開荒種糧,;現在為了過上更美好的生活,,栽樹種草,保護環(huán)境,?!焙钚阏湔f,“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傳家寶不能丟,?!?/p>
2016年底,延安決定成立開發(fā)區(qū)建設南泥灣,?!拔覀冎煤眉t色資源、發(fā)揚好紅色傳統(tǒng),、傳承好紅色基因,。”南泥灣開發(fā)區(qū)管委會主任李鑒君介紹,,開發(fā)區(qū)成立5年來,,區(qū)域人均純收入從9500元增長到1.65萬元。
南泥灣以北200余公里的榆林市綏德縣郝家橋村,,是綏德地委在抗戰(zhàn)時期經過調查研究發(fā)現的一個模范村,,通過開展“村村學習郝家橋,人人學習劉玉厚”活動,,掀起了大生產熱潮,。黨的十八大以來,這個“紅色山村”積極發(fā)展特色產業(yè),,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發(fā)生了深刻變化,,今年再獲一份榮譽稱號:“全國脫貧攻堅楷模”,。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品質?!焙录覙虼妩h支部書記劉振喜說,,“我們會繼續(xù)發(fā)揚優(yōu)良傳統(tǒng),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敢為人先、奮力拼搏,,努力把郝家橋村建設成為鄉(xiāng)村振興的楷模,。”
農業(yè)農村部總農藝師,、發(fā)展規(guī)劃司司長曾衍德表示,,在新發(fā)展階段,南泥灣精神對農墾改革發(fā)展仍具有特殊重要的現實意義,。全國農墾系統(tǒng)要大力弘揚傳承南泥灣精神和農墾精神,,賡續(xù)紅色基因血脈,持續(xù)深化墾區(qū)集團化農場企業(yè)化改革,,著力推進農墾現代農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推動農墾農場全面振興。
“誰先揭開海洋的神秘面紗,,誰就將在未來的競爭中贏得主動,。”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海洋光學技術研究室主任吳國俊和他的同事,,近年來積極推進“水下光學”和“海洋光學”的研究和工程應用,,“當前,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號角已經吹響,。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一定繼續(xù)從南泥灣精神中汲取力量,攻堅克難,、集智攻關,,著力攻克‘卡脖子’難題?!?/p>
“越是偉大的事業(yè),,越是充滿挑戰(zhàn),越需要知重負重,?!敝泄惭影彩形h校副教授劉國成說,奮斗新時代,、奮進新征程,,我們要弘揚南泥灣精神,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昂揚斗志,,埋頭苦干,,攻堅克難,努力創(chuàng)造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業(yè)績。
《 人民日報 》( 2021年10月29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