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朋友,,我和你一樣地愛著太行山那塊貧瘠的土地,。因為他是被我們最親愛的同志們的血滋養(yǎng)著的。它曾是我生命中最快樂的一段的見證,;它本身包藏著我丈夫的尸骨,。
我更愛在那堅持抗戰(zhàn)和敵人作殊死戰(zhàn)的同志們、老鄉(xiāng)們,,我們是要靠他們來保衛(wèi)這塊土地,,替成千成萬和我遭遇相同的姊妹們復仇的。
你放心,,我會頑強地接受文華遺留下來給我的責任,。我會更注意自己;并不是希望多活幾年,,但愿能使活著的時候,,多做一些有益于民族、于黨的事,。在這大時代中,,我絕不會被私人感傷所湮沒,因為這便不是父親教養(yǎng)成人的我,,也便不是文華所期望的我,。
——節(jié)選自龔澎《紀念文華——函復一個闊別四年在華北堅持抗戰(zhàn)的老友》
“你放心,我會頑強地接受文華遺留下來給我的責任……多做一些有益于民族,、于黨的事,。”1942年12月6日,,《新華日報》副刊刊登了龔澎《紀念文華——函復一個闊別四年在華北堅持抗戰(zhàn)的老友》(以下簡稱《紀念文華》)一文,,她在文中這樣寫道。
龔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位新聞發(fā)言人,,也是新中國第一代女外交家,,極具人格魅力和外交才干。近日,,重慶市地方史研究會研究員劉婧雨接受重慶日報記者采訪時介紹,,1942年11月,在得知丈夫劉文華犧牲的消息后,龔澎強忍悲痛,,于11月29日深夜給好友吳青寫下一封長信,。幾天后,這封信以《紀念文華》為題,,發(fā)表在《新華日報》副刊上,。
這封用血和淚寫成的長信,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結婚29天后即分別
龔澎原名龔維航,,于1914年出生,父親龔鎮(zhèn)洲是辛亥革命時著名的革命者,。母親名叫徐文,,是革命家黃興的妻妹。
19歲時,,龔澎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燕京大學歷史系,。求學期間,她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因敬仰革命先烈彭湃而將自己的名字改為龔澎,。
1938年,懷揣革命熱情的龔澎來到延安,,做過毛澤東的英文秘書等工作,,后調至八路軍總部秘書科,受總司令朱德與副總參謀長左權的直接領導,。是年冬,,剛從德國留學歸來的劉文華被分配至八路軍總部秘書科,先后擔任朱德,、彭德懷的秘書,。在朝夕相處中,龔澎與劉文華相識相知,,于1940年8月1日結為夫妻。
“結婚29天后,,這對革命伉儷不得不分別,。”劉婧雨介紹,,龔澎被黨組織派往位于重慶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外事組,,擔任周恩來的外事秘書、南方局的外事聯(lián)絡員和新聞發(fā)布員,,并協(xié)助周恩來進行國際統(tǒng)戰(zhàn)工作,。
在國民政府的新聞封鎖之下,龔澎時常將最新的國內政治局勢、中共領導人的講話,、《新華日報》發(fā)表的重要文章等翻譯為英文,,或編印成宣傳冊分送住在重慶的外國記者。
在和外國人士與記者的交往中,,龔澎贏得了尊重與好評,。美國《時代》周刊駐渝記者白修德認為,龔澎“一口英語無懈可擊”,;美國著名漢學家費正清則稱贊龔澎是“環(huán)球新聞界一個最出類拔萃的婦女”,。
從周恩來手中收到丈夫遺書
留在晉中敵后根據(jù)地的劉文華,則被派往太行山各地區(qū)從事敵后情報工作,。兩人在分別后,,一直通過書信相思相勉。
據(jù)劉婧雨介紹,,1942年5月,,劉文華一行人在趕往根據(jù)地總部的途中遭遇前來“掃蕩”的日軍,在沖破敵人封鎖線的急行軍中,,劉文華因急腹癥發(fā)作引起劇烈腹痛,,在無法得到及時救治后身殉太行山。在生命垂危之際,,他強忍病痛給妻子寫下遺書,。
而此時,龔澎正承受著生活接踵而來的打擊:由于患病打針時,,注射針頭感染引起的并發(fā)癥,,她在醫(yī)院治療了6個月;住院期間,,父親龔鎮(zhèn)洲在桂林去世的消息傳來,,從小便崇拜父親的她悲痛欲絕。
考慮到龔澎接連受到巨大打擊,,周恩來決定將劉文華犧牲的消息暫緩告知,。1942年11月26日,龔澎收到了好友吳青的來函,,得知日軍于5月對太行山敵后根據(jù)地發(fā)動大規(guī)模進攻,,造成大量根據(jù)地人員犧牲。龔澎心急如焚,,向周恩來問詢久未有任何音訊的劉文華情況時,,周恩來才告知實情,并鄭重地將劉文華的遺書交給了龔澎,。
劉文華在信中寫道:“我的妻子,,我在想她,,我如有不測,讓她嫁人,,只要她不脫離革命,,她就永遠對得起我的?!眲偢鎰e了父親,,又得知愛人犧牲的噩耗,這樣的打擊令龔澎肝腸寸斷,、痛不欲生,。
“頑強接受文華遺留下來給我的責任”
在接踵而來的巨大悲痛面前,龔澎并未在痛苦中沉淪,,而是“痛定思痛,,將文華中途留下來的事業(yè)繼承下來,一則以紀念他,,一則以貫徹我的信仰”,。
劉婧雨說,這封承載著血淚情義與愛國主義激情的信,,經(jīng)黨組織批準,,被全文刊載在1942年12月6日《新華日報》副刊上,“紀念文華”四個大字醒目,、莊重,,“這是全體共產(chǎn)黨人躬行愛國主義的真實寫照,感動與激勵了千千萬萬正在為革命事業(yè)奮斗的有識之士,?!?/p>
龔澎在信中提醒自己“不能被私人感傷所湮沒”,并勉勵自己與大眾,,“活著的時候,,多做一些有益于民族、于黨的事”,;她發(fā)誓繼承愛人遺志,,“頑強接受文華遺留下來給我的責任”,為了國家,、民族的救亡與對中國共產(chǎn)黨的信仰而奮斗,。
此后,龔澎擔任了一系列重要的新聞宣傳與外交工作,,她的外交才干與人格魅力受到廣泛贊譽。通過南方局的對外交往活動,,中國共產(chǎn)黨的抗日活動得到了廣泛的國際宣傳,,樹立了中國共產(chǎn)黨良好的國際形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龔澎出任外交部第一任新聞司司長,。那年,,她剛滿35歲。
劉婧雨說,,龔澎的鏗鏘話語提醒著當代黨員干部和青年,,在面對艱難困苦時,要有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和堅定的理想信念,,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攜手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繼續(xù)奮勇前進,。